發布時間:2016-05-05 17:15:54編輯發布:一網天行APP小程序軟件開發公司 瀏覽量:
社交網絡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一部分人的網絡行為方式。網絡本身無界共享、以個體為核心的特征讓許多人擺脫傳統媒體的束縛,將自身打造成一個外發的信息源,通過信息與其他人關聯,從而爆發出極大的能量。這在微博、微信上表現的非常顯著。
個體的力量是弱小的,互聯網的誕生讓個體、陌生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匯聚成為可能,而社交網絡讓這種可能成為現實。社交網絡的終極意義在于將互聯網中散落的個體有序、有機的整合,宛若串起珍珠的絲線。讓珍珠找到珍珠,或者魚丸找到魚丸就是其中的關鍵,如果一個社交網絡總是讓魚丸陷落于珍珠群中,或者相反。那絕對是一場災難。
能夠讓同類個體完美關聯的就是社交網絡的核心應用,社交網絡以人際關聯做為構建基礎,用戶必然具有參與、溝通、分享的行為特征。這類型的行為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要成為社交網絡的核心應用必然具有操作簡單、高頻次參與性這兩個基本特質。
在快速的信息流轉中,用戶通過發布、關注、跟隨、回復、再發布與其他用戶產生關聯,所有這些的行為就形成了一個個細小的良性溝通循環,一個用戶與另一個用戶形成一個小的循環,諸多小循環環環相扣就形成了社交網絡。這個過程中對用戶主權的承認與保護就是讓諸多循環朝向良性方向發展并持續前行的推動力。
社交網絡服務商擁有對其所提供的社交平臺擁有完全的產權,它所追求的是長期的預期,需要不斷的提升用戶體驗,提供完善服務來聚合、迎合用戶。他需要通過對用戶的滿足來獲取長期的收益,用戶也非常清楚這一點。但是當社交網絡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整個平臺的發展就有賴于用戶,依賴于用戶創造內容、建立關系、以自我為核心向外擴張。這時候整個平臺的權利就轉移到了用戶手上。
以微博為例,微博的參與機制的背后,實際上是用戶主權地位的提高。用戶不僅可以自主發布信息,能自主篩選接受的信息,更能通過用戶甄選建立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動態社群。微博服務商提供的是基礎設施建設、氛圍營造、規則制定,由此延伸的功能增強和多樣化的應用也是用戶自由選擇的結果。在這個立足點下社會化網絡平臺實質上是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定制,雖然用戶有些需求并不是非常顯著。
這種控制權的轉移,帶來的不僅是用戶認同度、參與度和黏度的提高,更是用戶所有權意識的建立。成熟的網絡用戶不會喜歡面向所有人的內容,他們希望得到的是他們想看到和了解的。同時一旦建立這種用戶主權結構,個人在社會化網絡中的權益就與個人緊密捆綁,并且不會分割不會轉讓,用戶在平臺中將是趨于真實的存在。用戶也會趨于文明,所謂的文明就是在言行附加層層約束,由此帶來是人們認為合作比不合作好,并用重復博弈的心態參與互動。
是用戶決定了社交網絡平臺應該以更加公平、透明的方式運行,需要平臺提供能保障絕大多數人利益的運行規則,隨著用戶更長時間參與社交網絡,這些要求將成為用戶自發性習慣??梢哉f社交網絡平臺在運行的過程中促成了平臺的政府化與網民的公民化,這正是社交網絡極具價值的地方。
北京
濟南
成都
西安
